浙商資產研究院《金融行業周報》(第354期)
發布時間: 2025年09月15日 17:00
摘 要
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金融支撐實體經濟有力;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一、財經政策資訊中國人民銀行9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保持較高增速,體現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撐有力。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65.42萬億元,同比增長6.6%,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1.2%。前8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6.56萬億元,同比多增4.66萬億元。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前8個月凈投放現金5208億元。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合力顯效,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有力支撐實體經濟;M1與M2剪刀差收斂,資金更多轉化為活期存款,有助于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評論】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8%,增量多增4.66萬億元,顯示金融政策合力持續發力,有效對沖外部不確定性,推動經濟回暖向好。M2增速8.8%與M1增速6%的收斂,反映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向實體經濟傾斜增強,政府債券占比上升支撐基礎設施與基建投資。結合上半年GDP增速5.3%及6月制造業PMI49.7%的“淡季不淡”特征,此數據為全年目標實現奠定基礎。然而,人民幣貸款增速6.6%低于整體,提示信貸結構優化空間,需警惕房地產低迷與零售風險(如六大行信用卡不良率上漲)對實體融資的潛在拖累。展望下半年,隨著準財政工具重啟與地方債限額盤活,貨幣政策將保持靈活,銀行應深化數字化服務,精準支持新型工業化與新興產業,確保金融活水高效灌溉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二、房地產行業資訊2025年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次17.94億(同比增長26.4%),出游花費1.80萬億元(同比增長18.6%),但文旅行業卻陷入困局。青海省旅游投資集團及13家子公司破產清算,耗盡4.8億元注冊資本,涉及2371萬元無產權營地投資及3000萬元倒貼收購資不抵債公司。云南、張家界、桂林等地文旅企業同樣承壓,44家上市文旅公司中25家營收負增長(占比56.8%)。航空公司如南航、東航、國航一季度分別虧損7.47億元、9.95億元、20.44億元。人造古城鎮如張家界大庸古城三年半虧損5.47億元,折舊攤銷、財務費用高企,51.3%游客認為古鎮同質化嚴重。行業破局需深挖在地文化、推行精細化運營、構建長效治理體系,滿足情緒主導、深度體驗、短途自由行等新趨勢。【評論】2025年文旅行業的倒閉潮,如青海旅投的集體破產與大庸古城連年虧損,揭露了重資產模式與同質化開發的致命缺陷。盡管旅游人次與消費雙增,行業卻未能從中普遍獲益,資金流向折舊攤銷、財務成本等“無底洞”,反映出“借文旅殼搞基建”的短視邏輯。51.3%游客感知古鎮高度相似,凸顯文化IP缺失與規劃不足,結合航空公司持續虧損,行業系統性風險暴露無遺。破局建議深挖在地文化、精細化運營與長效治理契合情緒主導、深度體驗等趨勢,為行業指明方向。然而,轉型需警惕短期資金壓力與市場波動,需借助政策支持(如準財政工具重啟)與AMC處置(如金科重整模式),推動存量資產盤活。未來,文旅企業應以匠心耕耘文化土壤,平衡商業開發與市場敬畏,方能實現長期價值沉淀與行業重生。三、不良資產行業資訊(一)9月8日晚間,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發布公告,通過資本公積轉增52.94億股(每10股轉增10股),全部用于引入重整投資人和償付1470億元債務,涉及超8400家債權人,標志著行業最大規模房企重整計劃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轉增股份分配為:30億股引入重整投資人(上海品器聯合體、四川發展證券基金、長城資產受讓12億股,價格0.63元/股,鎖定期36個月;財務投資人受讓18億股,價格1.04元/股,鎖定期12個月),22.94億股用于清償債權人債務。長城資產以“產業投資人+財務投資人”身份,提出“1+1+N”重整方案,收購14億元不良債權,助力重慶威斯勒項目等盤活。中信信托受托設立破產服務信托,接收金科及子公司股權。2025年上半年,金科營收與成本分別下降85.28%、84.33%,保交樓進度達97%。長城資產梳理近10個儲備項目,協同“新金科”定位為存量房地產風險化解平臺,探索“不良資產+”模式。【評論】金科股份重整計劃的實質性推進,堪稱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的標桿案例,1470億元債務與52.94億股轉增的規模,展現了長城資產“1+1+N”模式的創新效能。通過“優質資本+央企AMC+地方國企”組合,金科不僅實現債務清償與資本注入,還為存量資產盤活(如重慶威斯勒項目)提供了范式,呼應中指研究院數據(2022-2024年152個紓困項目盤活3220億元資產)。然而,營收成本雙降85%與行業低迷(27家房企退市,45家虧損占比63.4%)凸顯轉型壓力,破產服務信托落地需警惕執行風險。長城資產“三部曲”原則(財務顧問、債權收購、資本注入)為大型房企重整提供了可復制路徑,未來應深化與信托、地方國企的協同,優化數字化處置與風險防控,推動房地產行業企穩,確保金融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二)近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財政部已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無償劃轉至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更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相關監管部門批復,并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成為三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最后一家完成股權變更的公司。此前,2025年6月30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類似股權劃轉,財政部所持股份全部劃轉至中央匯金,完成股東名冊變更;2025年4月18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權劃轉,中央匯金成為控股股東。隨后,長城資產全體股東按原股權結構同比例減資,注冊資本由512.34億元減至100億元,中央匯金增資368億元,使注冊資本增至468億元。該系列變更旨在優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推動AMC回歸主業,支持金融風險防控。【評論】信達資產完成股權變更登記,標志著中央匯金對三大AMC(信達、東方、長城)的控股布局全面落地,體現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深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戰略意圖。通過無償劃轉與增資調整(如長城資產增資368億元),中央匯金持股比例分別達58%、71.55%、94%以上,提升了風險防控與資源整合效率,有助于AMC聚焦不良資產處置,支持實體經濟復蘇。然而,在房地產市場低迷與零售信貸風險加劇(六大行信用卡不良率上漲)的背景下,此舉需警惕潛在資產估值壓力與處置難度。結合此前金科股份1470億元重整及中信金融資產凈利增15.7%的案例,三大AMC的協同將為行業風險化解注入新動能。未來,中央匯金應推動AMC創新“不良資產+”模式,深化數字化風控,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確保金融體系穩定與高質量發展。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財經政策資訊
二、房地產行業資訊
三、不良資產行業資訊
上一篇:
銀登中心《關于優化不良資產轉讓業務公告期的通知》
下一篇:
【9.19-9.20成都站】特殊資產管理高級研修班
熱門推薦
關于我們
資訊中心
業務介紹
業務合作
浙商研究
品牌文化
聯系方式
電話:+86 571-89773800
郵箱:zsamc@zsamc.com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復興路398號山南印2號樓
個貸客戶服務熱線:4001185999
業務監督電話:0571-89776852
公司舉報電話:0571-89773995
公司舉報郵箱:12388@zsamc.com
友情鏈接